发表于:2021-12-31
近日,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就进一步做好当前全省建筑施工工地疫情防控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建立健全建筑工地疫情防控管理工作体系,随时监控施工工地疫情变化,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坚决防止聚集性传染、杜绝聚集性疫情事件。
在某工地现场,工人们正有序排队通过员工实名制数字化系统进入工地。
在现场可以看到,工人首先将面部对准人脸识别框,机器对人脸进行识别并测量体温;工人们再掏出手机,扫描健康码。只有人脸信息吻合、体温正常、健康码绿码的工人才能顺利进入工地施工。
“以往,我们专门安排一个人守在工地门口,对工人进行信息登记及体温测量,碰上工人上下班高峰时期,不仅耗时、工作量大,还易造成工人聚集,带来感染风险,后期也难以进行数据收集。”据相关工地负责人介绍,员工实名制数字化系统的上线,一方面,有助于工地疫情防控全覆盖工作体系的形成,员工实名制数字化系统连接后台电脑,实时监控员工体温及流动信息,并形成信息数据库,一有情况发生,可以及时锁定人员及其行动轨迹;另一方面则可以做到工地管理规范化,防止闲杂人等进入施工区,杜绝安全隐患。
省住建厅要求,参建各方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实施全封闭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建筑工地现场人员外出流动,全面落实工人实名制管理。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入口要24小时设立体温监测点,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核对人员身份、健康状况和等级,落实“一人一档”制度。口罩、消毒液、体温检测设备等卫生防疫用品,做到储备充足、随用随调,确保施工现场每名从业人员日常需求,确保施工工地环境卫生安全。省住建厅还要求,持续加大对进入施工现场人员的排查力度,确保全覆盖、无死角。若发现14天内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向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属地社区报告,积极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所有建筑工地人员应遵守属地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施工工地集中居住人员应按照“非必要不外出”的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外出人员应如实报告行程,特别要避免前往中高风险等级地区,最大程度降低传播风险和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加大对建筑工地人员疫苗接种政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建筑工地人员的疫情防范意识和防控能力,督促建筑工地人员尽快完成全员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