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支持
技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服务支持 > 技术中心

推行劳务实名制管理的现实意义

发表于:2021-12-21

在建筑施工领域中,对于施工人员管理的好坏往往直接决定了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所以人员管理与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是可以划上等号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智慧工地”这个大背景下,如果仅仅只从技术角度、建造和生产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智能化设计,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工人与施工现场的关系,对于建筑业普遍存在的劳务纠纷问题也难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建筑企业对劳务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是提升管理、规避风险的主要前提。

一、劳务实名制管理内容

1、用工实名化管理。用工单位与劳务人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书面的形式签订用工劳务合同,以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同时,用人单位需要对劳务人员身份证、毕业证、技能证书、劳动合同、工资发放凭证等相关材料进行造册管理,保障用人过程中人证相符合相统一。

2、培训实名化管理。对劳务人员的入职、安全教育、技能培训等进行建立档案管理,对培训的时间、内容、培训课时以及考核情况进行记录管理,并确保资料完整齐全及时更新。

3、工资发放实名化管理。对用工单位制定的工资管理制度进行监督,以建立的劳务人员花名册为标准,逐月进行工资台账编制,对工资支付金额、时间等进行详细记录,经本人签字确认后进行公开公示。

4、社保缴费实名化管理。监督用人单位,使其根据所在地政策为每位在册人员办理社保并做好备案。

5、现场管理实名化。对进入建筑工地的劳务人员必须要求其佩戴工作牌,并在工作牌上明确工人的姓名、职位、单位名称等。对员工进行考勤管理,对其进出施工现场的时间进行记录。

二、建筑工地实行劳务实名制管理的好处

1、可对建筑工地中劳务人员信息进行科学管理。进行劳务实名制管理,实现对劳务人员信息进行系统化管理,通过收集、整合、统计、分析建筑工地现场劳务人员信息,项目管理者能对每一个劳务人员以及整个施工小组的作业情况进行快速直观地全面了解,进而判断用工工种搭配是否合理,施工效率能否满足进度管理与控制的要求。

2、避免劳务纠纷。建筑工地上的劳务实名制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工人对考勤记录的怀疑,系统上统计出来的考勤记录能够更加的真实、准确,避免班组长挪用工资漏算的情况。同时,也可避免个别工人讹诈项目部,出现恶意讨薪发生。劳务实名制管理也是解决建筑企业万一发生劳务纠纷时提供的重要依据。

3、依据大数据,助力决策管理。就企业而言,实名制信息系统可以采集不同项目部各队伍、班组的作业人员配比情况,再结合施工进度及时发现作业人员不足或过剩的问题,有效地调配劳务人员,从而提高施工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企业可获得所有工地建筑工人年龄结构、工种结构、户籍的分布、收入水平、恶意讨薪黑名单等。对政府而言,可以通过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分析某一区域内所有工地实名制数据、考勤数据、工资发放数据等,为政府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便利。

未来以互联网技术为推动力的劳务管理,将颠覆传统生产关系和工作方式,是智慧工地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